西藏林芝地区建立学用情况通报机制 采取“三项措施”实现“四个转变”
为确保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达到“学出效果,用出效益”的目标,西藏林芝地区采取三项具体措施,实现学用四个明显转变。
三项具体措施。一是明确学用工作职责。地委组织部要求县委组织部长负总责,定期对远程教育工作进行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乡镇党委书记每月对各站点学用情况进行一次检查,提出建议意见;包村干部和村党支部书记每周及时了解站点学习使用及管理维护等方面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二是定期通报学用情况。推行学用情况季度通报制度,每季度通过信息管理系统,结合自查报告,对县乡村学用情况进行通报。通报内容主要为站点点播次数、点播内容和时长,站点学用典型和好经验,管理使用和维护方面存在的问题等。对点播率不高、学习时长不达标、屡次出现故障的站点进行点名批评,要求其限期整改;对基层站点提出的学用需求、意见及问题,及时采纳,协调有关部门解决。2011年以来,地区远程办对31个乡镇站点和160个村级站点下达整改通知,会同有关部门协调解决各类故障30余次。三是将学用效果与考评挂钩。地委组织部将通报结果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细化学习、管理、维护等指标,凡每月集中学习收看少于5次、每次学习不足60分钟、党员干部收看率低于90%的,在年度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书和“双创双争”活动中扣除相应的分值。同时,要求“零点击”和多次学习不达标站点向县委组织部作出书面说明。
四个明显转变。实行通报制度以来,林芝地区各级党组织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将学用工作作为远程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实现了学用工作四个明显转变。一是站点使用率明显提高。结合通报情况,各县逐一排查,及时联系技术人员深入站点现场解决设备损坏、网络不畅等问题,并对因自身原因未组织收看学习的站点,给予通报批评。截止七月份,基本消除“零点击”站点。二是学习时长明显增加。各站点由通报前每月组织学习2小时40分钟,提高到现在的6小时30分钟。工布江达县仲莎乡把远程教育融入到“三会一课”等党员日常教育管理中,远程教育成为党务知识学习的课堂、党员活动开展的阵地,提高了教育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三是学习趋于制度化。各站点实行专人负责,做到学习工作长有计划短有安排,学前有预告,学中有讲解,学后有讨论。林芝、工布江达、米林等县结合实际,细化各项制度,督促各乡镇村制定学习计划、发布学习预告、做好学习记录。四是学习效果有所提高。包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协助村党支部书记,积极组织引导党员群众将学习知识运用于日常生产生活之中。林芝县八一镇巴吉村站点自通报制度实行以来,党员群众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用转化初显成效,已成为林芝地区“双创双争”活动示范点。